李东升:走创业路 怀思校情
文/万宁宁

“在每年的应届毕业生里,只有10%的人适合创业。‘创业’这个词语好说不好做。
回想起自己这几年创建医疗外包服务公司的经历时,
1998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李东升不免有这样的感慨。

       20余年的时间里,李东升从读书到就业、再到创业,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学科交叉”的含义——199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95年,不顾朋友们的善意劝告,选择在同年9月份复建的法律学系攻读法学专业。“谁说工科男学不来人文学科?”李东升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总觉得人文知识非常有必要学,想去亲身感受一下这个氛围。”而走出校园后,他又先后就职于联想集团和投资公司,直到创建医疗外包公司。在一路坎坷中,李东升体会到,“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这是一种冒险。”

尝试:
就业12载,创业已4年
       20年前,本科毕业之际,李东升在众人的不解和疑惑之中,郑重地递交了法律学系研究生的申请。而这时,清华大学法律学系还只在筹建之中。大家搞不明白:本来可能拥有一个好前途的机械专业工科学生,为何选择了还未成气候的法学?以后会有什么出路呢?
       涉足法学领域的初期,李东升颇有些不适应。“最主要的就是思考方式上,与依靠固定的公式和原理便可以解出题目相比,法学让我开始研读文字、关注情理与法律。”李东升谈起自己的感悟说,“我的世界突然开阔了,除了冷冰冰的数字与图形之外,意蕴深邃的文字也成为我所热爱的东西。”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李东升在研究生毕业后,顺利谋得联想集团法务部的职位,过起了朝九晚五的有序生活。
       “直到现在,有些老同学还不相信我竟然在成堆的法律文件和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度过了五年的时光。”李东升笑了笑说,“其实慢慢的,我也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循规蹈矩了。”
       生性向往自由的李东升决心放弃现有的工作,尝试新的岗位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偶然的机遇下,李东升得知有一家私营投资公司在招聘,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虽然名声不响,待遇也不是特别出色,但可以接触很多的行业和资讯。”于是,李东升在这里从2001年一直工作到2010年。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李东升觉得自己又“上了一回学”。“从来没有接触到过这么多的最新信息,关于各行各业的各种资讯蜂拥而至,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李东升直到现在对那份惊喜与激动还历历在目。
       从事投资工作期间,李东升逐渐发现,国内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像房地产、建筑在国内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市场也即将饱和,但教育和医疗保健却还有很大的市场空缺,尤其是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差得很多。”随着对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不断加深,他心里逐渐酝酿出了一个想法:创业!
       “我看中的是医疗和教育,要创业就创这两个中的一个。”由于政策的限制,投资公司的职工不能开办教育机构,李东升最终选择将医疗外包服务作为自己的创业目标。他认为,国内看病贵、看病难的趋势逐年增长,很多人想要到国外就医却不了解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手续。同时,在发现美国的医疗外包服务大多依靠民营机构时,李东升更认定这个项目会有大市场。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四年的时间里,李东升和合作伙伴就在北京和无锡分别创办了医疗公司。

创业:
有了准备,失败风险才会低
       在李东升看来,创业之后的生活是自由的。现在的他,在别人眼里或许充满劳累辛苦,但自己却觉得张弛有度、乐在其中。“尽管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了,但时间安排是自由的,可以尽量满足自己的意愿。”
       尽管如此,创业之后需要承担和思量的事情仍变得更多、更重。李东升说:“以前给别人打工的时候,只要管好自己这一摊子事就可以了。但现在完全不同,得对员工负责,需要考虑所有的大事小情,更不能让大家跟着我一起做无用功。”
       回想自己的创业经历,李东升认为,“选对人”是影响成败的重要因素。“如果你决定创业,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么?能承受多大的挫折和压力?准备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奋斗?”李东升说,“前两个因素决定你是否属于10%适合创业的人,而最后一个往往能决定你在创业的路上能走多远、能达到哪一层高度。”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李东升认为多样化的工作经历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和资源储备。正是随着对各行各业了解的程度逐渐加深,他才慢慢确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要创业,必须需要一定的准备,只喊口号是做不成事情的。”李东升说,“但是,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这10%适合创业的行列里呢?如果我不去尝试,那就注定属于90%了。”

回归:
母校的变与不变
       4月份的清晨,嗅着紫荆花的芬芳,李东升在校庆当天一早就赶回了学校。看着各院系门口挂着“欢迎回家”的横幅,他感慨万千。“平时有事没事总爱跑回来,见见老同学,和老师聊聊天。”李东升说,“可每次在校庆的时候感觉还是很激动,母校又过了一年,是辉煌而有成就的一年。”
       一进东门,明理楼在明媚的阳光下庄严矗立,八根大理石柱和正中间的院标透露着肃穆的气氛。李东升站在门口,认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别在胸前的红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这个永远难舍难弃的“家”。
       “我读研究生期间,清华还没有独立的法学院,现在的院馆更是在我毕业后才建好的。”忆起往昔,李东升不禁思绪万千,“一批文科院系的相继成立,足以说明学校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的重视,而且这些学科都有着不错的发展。”
       回想起当年的求学情景,李东升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图书馆里很难找到人文社科的书籍。“当时在很多人眼里,这些书都是些‘闲’书。读这些书,远不如钻研一个公式、构建一个模型来得实用。”李东升回忆说,“当年想找到合用的文献资料是很费劲的,不像现在的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网上图书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回到母校,变的是脸上日渐增多的皱纹和白发,还有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变的则是与同窗好友、昔日恩师的那份情谊,二十年来不增不减、热情依旧。
       “同窗之情非常神奇、非常可贵,不管是多久没见,有困难的时候,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每次与老同学见面,总免不了提一提读书时的趣事和糗事,在“黑历史”之中大家似乎又找回了当年一起读书的感觉。
       “每次回到学校,就像回家一样,因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貌我都很熟悉。”李东升说,“不管工作再忙,只要是校友会有活动、只要学校需要我的参与,我都想尽办法要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