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武:二十载清华情结
文/刘书田
“因为在北京工作,我每年都会回清华,有时还会骑车带着孩子转转曾经的实验室和校园,
毕竟有20年清华学习和工作经历,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王彦武说道。
王彦武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从1990年到2003年,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在人生最为斗志昂扬的韶光里,他和清华结下了不解之缘。
“研究生期间我担任了95级热能系学生政治辅导员,那是我大学生涯里最难忘的经历之一。”王彦武从1995到2000年成为了学校“双肩挑”制度下的一名辅导员。他担任辅导员的时候恰逢遇到大一学生集中住宿制度改革,便和本科生们搬到了同一个楼里,并且承担了大一第三党支部书记工作。“和学生们天天见面机会更多了,我们更容易打成一片,并可以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
王彦武坦言辅导员经历对自己影响深远。“辅导员是一种社会工作,不仅对沟通、协调、组织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更能帮助自己从其他人身上学习长处。”从入学到毕业,他坚持“帮助别人成功也是一种幸福”的信条履行好辅导员的职责。在他所带班级学生大四年级的时候,他作为交换研究生去日本交流访问一年期间,仍然通过邮件、电话等形式关心着学生们并辅导着党支部工作。“现在我也在95级所带本科班的微信群里,他们比我也就小三四岁,看着他们在各行各业依然很优秀,感到非常欣慰。”
毕业后,王彦武在清华同方股份公司下属的同方环境公司投身环保行业。他回忆,当年找工作并未投放很多简历,只是觉得有热能系的几位学长已经在同方环境扎根了,并且环保行业符合国家政策,就直接过去了,最重要的是还能够继续和“清华”联系在一起。“它是清华下属的民营企业”,他强调说,“也不算脱离本行吧,学热能的时候是煤燃烧,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电厂的除尘环保技术都有关系。”
在同方环境参加工作不久,王彦武就参与了和大唐集团在内蒙古亚洲最大电厂托克托电厂的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合作项目,并使该项目实现从无到有,从最初的取样、测试、研发、小试、中试到成立公司,一直在该项目摸爬滚打,成为国内首创的示范基地,得到国家能源局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亲临指导鼓励。在公司创业初期人员少、环境差的情况下,他服从组织需要,逐步脱离研发岗位,先后在办公室、党群、物资、纪检、监察、后勤、董事会秘书等岗位任劳任怨工作过。当初从事该项目时,几乎有一半时间都在外地出差,孩子出生不到半年便全职呆在了内蒙基地,只能每个月借回京出差机会回家一次,直到孩子三岁的时候才借调回北京本部。谈到对家庭和孩子几年的亏欠,他不禁有些哽咽。正是由于长期扎根基层的踏实和认真精神,2010年他被正式调入大唐集团系统,2013年进入大唐国际本部工作。之前虽然一直是借调身份,但对所负责的风险管理和业绩考核工作善于在团队中发挥自身的研究精神,“从清华同方民营企业跳到央企工作,对自己是提升,也是机遇,更是挑战。工作要做好,就要承受一些挑战与压力。”正是凭借清华人身上坚韧勤恳的特质和对工作的热情投入,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都是“一点儿没有清华人的架子”。
“其实热能这个专业在当今算传统产业,我们班级30多人,目前做本专业相关的不多,很多都改行了。”作为曾经的系学生会主席和90级热能系友的联系人,王彦武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形容昔日同学们的现状。他认为,在学校里学到的是一种能力和技能,专业不一定和未来从事职业挂钩,“虽然同学们遍布天南海北,但大家至少都做着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事情,也都做的很出色。专业是基础,但在学校培养的能力对以后的发展更有影响。”
算上13年清华学生生涯和7年同方工作经历,和清华的二十年情结在王彦武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说:“清华教会我们的是严谨、细致、踏实、朴素的作风,而适当的社会工作经历更为我们在工作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与人沟通合作打下扎实基础”。
回忆起在清华的学习生涯,清华老教授们对他深远持久的影响记忆尤深。在上学时,偶尔会看到校长或者院士骑车经过,在照澜院也会经常遇到一些穿着朴素的老教授,亲切之感油然而生。“那时和老师们没有什么隔阂,他们的言传身教、亲力亲为的朴素作风,严谨踏实的科研精神、生活的朴素清贫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头想想这些老师,皆非追名逐利之人。“很多教授生活依旧很困难,我们应该适当帮助那些教过我们的老师们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针对现在90后学生就业问题,这位90级的学长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些独立生活、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在校期间适当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承担一些社会工作,在他看来大有裨益。王彦武也鼓励在校同学们继续保持清华踏实、严谨、扎实的作风。“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大学打下的基础,都对未来人生选择大有益处。”
毕业的十二载岁月里,他愈发感慨清华里的人生际遇。能在清华学习毕竟不是每人都有机会,这也更让他懂得了且行且珍惜。在今后的工作中,王彦武会继续以清华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和工作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