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雄:一世清华人
文/陈贺振


       家住校外,七点半送孩子到学校上学,八点之前就到社科学院,一直工作到晚上九点、十点才回去,只有周末才会出去散散心,这是清华大学刘涛雄教授日常的作息。
       作为一位从本科开始就始终待在这个院子里的清华人,刘涛雄这样总结个人和清华的关系:“可以说,从精神,到实际每天的生活和工作,都完全跟清华融为一体了。”

学生时代:
勇敢探索,理想追逐
       从湖北咸宁考入清华大学的时候,刘涛雄还是一个17岁的少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叫“不懂事”。而就是这么一个一开始“不懂事”的学生,在本科时学习汽车工程专业,硕士转向了经济管理,而博士时又读了公共管理,最后在社科学院成为了一名老师。
       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履历,让人艳羡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改变学习方向?
       刘涛雄这样说:“在汽车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对社会问题更感兴趣。同时自己也做一些社会工作,也思考国家的发展。特别中国当时改革开放还处在一个比较初步的阶段,有很多社会问题需要去思考,需要去解决,所以就想学一下社会科学方向的东西。”
       “但当时最集中的是经济改革,是发展经济。因为九十年代初的情况,就是一个经济改革的问题,所以就决定去学经济了。”
       刘涛雄的学生时代,刚好是国家经济改革开放关键的几年,那时许多清华学子,正是响应着国家的需要,思考着社会的问题,从而决定自己未来的学习或工作方向。
       谈及学生时代的生活,刘涛雄语调中带着一丝怀旧的意味:那时宿舍在一号楼;那时还没有万人食堂;那时还带着计划经济的遗留,凭粮票、凭饭票、菜票消费;那时宿舍6个人住10平米;那时没到毕业不会考虑就业……
       但是那时的清华,却是刘涛雄怀念的好年华。
       他说:“大礼堂大草坪是可以随便坐的。一到晚上,特别是秋天和夏天,暖和一点,大草坪上全是坐着人,很多人围成一圈在那弹琴、唱歌。”
       对于学习方向的转移、人生轨迹的确定,刘涛雄用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描述:“一直对人文社会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对社会科学的兴趣、对经济学的兴趣非常浓厚,一部分是服从安排,然后就到了人文社科学院做学术工作。”
       因为感兴趣,也因为被需要。

教师生活:
工作即生活,忙并快乐着
       如今作为一名老师,刘涛雄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明斋的办公室里度过。书卷里的教师生活既有压力,也有快乐。 
       压力来自学校。作为国内顶尖学府、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对教师的要求之高是可以想见的。对此,刘涛雄说老师确实都比较忙,清华大学“是用国际上一流教授的水平来要求老师的”。
       清华大学的教师往往要做多方面工作,刘涛雄对此表示:“国内工作既有行政性的,又有社务性的,这是国内的一个特点,但是在学术上研究上还要向国际看齐。”
       作为理工科出身的教师,刘涛雄既有劣势,又有优势。劣势在于读书少,“跟文科训练过的同学,读的书不够,很多人文方面的经典,哲学也好、社会学也好,文科同学在他们本科的时候读得很多了。但是我们汽车系忙着画图呀什么的,所以书肯定读得少一点。
       优势在于理科思维的运用,“第一点思维相对严谨,逻辑性比较强,从一个结论到另一个结论推理论证严密。第二个就是对定量的方法,相对能够接受,很多文科研究也要用定量的方法,受过数学、物理的训练,很快就能够用定量的方法分析问题。”
       但是当问到这样的工作是否会感觉劳累时,刘涛雄谈到:“像我们本科开始就在学校念书,然后在学校工作,在清华待的时间比家乡待的时间都长,毕业20年,习惯成自然。清华从学生开始都是忙,习惯这种生活,清华的一些文化,可以说融入血液了,也没有觉得有多累。”
       “对于我们来讲,工作即生活,清华的老师大部分都这样,在学校也比较方便,什么都有。”
       刘涛雄说他是“忙并快乐着”,而快乐的来源之一,是自己的教学得到认可。
       刘涛雄开设了两门课程,一门是《货币银行学》,针对本科生。另一门是给研究生开设的《经济增长理论》。
       给刘涛雄留下最深印象的事,是一些学生误选了他的课,却在听了一节之后选择继续学下去了。“这说明你的课能给他帮助,这是最欣慰的事。”刘涛雄如是说。 
       有些学生选课,只是因为培养方案的要求,而那些真正能被刘涛雄讲课所吸引的人,才是对教师最大的认可。
       对于学生,刘涛雄希望在学术上能够帮助他们接触一些国际上最前沿的东西。站在国际学术前沿给学生提供难度不大、但很新颖的选题。在平常生活中,刘涛雄更像是学生的朋友,一起聊天,一起吃饭。

清华人生:
个人成长与文科建设
       从清华的传统工科院系,转向刚成立不久的经管学院,之后在世纪之交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再到社科学院任教至今,刘涛雄的一系列经历见证和参与了清华大学的文科复兴。对此,刘涛雄毫不掩饰地说:“挺自豪的。”
       他认为清华文科目前的态势非常好,虽然和老牌院系比较还有差距,但是清华的特色鲜明,“规模不大,质量很好。”
       作为一名一线老师,刘涛雄对清华大学的教学也是深有见地。在他读书的年代,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比现在严得多。那时候有“四大名捕”的说法,就是那些老师的课有很多人通不过。如果这课是“名捕”上的,学生就会特别努力,听得很认真,就算分不高,但是投入的精力非常多。
       他还说:“清华的学风是以严格著称,应该还是要更严格一些。”
       学校发展的历程中,50年代的院系调整、90年代的文科重建、新世纪的综合大学目标和跨越式的发展背后是清华人一贯以来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而这一品质在刘涛雄身上也有深深的烙印。
       他说:“在华丽转身背后是共同的清华理念:清华发展做什么事情,都是瞄着一个追求完美也好、或者说是最高的水准去跨越式发展。做一定要做到一个最高的水准。”
       对于学校的建设,刘涛雄心中也怀着一个标准:“如果这个大学能够形成一种机制也好,文化也好,让每个老师都想做到最好,每个学生都想做到最好,那么这个学校就是办好了。”
       最后,谈及清华对自己的给予,刘涛雄不无动情地说:“我是差不多17岁就过来,后来一直在这个院子里长大。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学术的看法,对职业的看法,这些都是在院子里慢慢养成的,可以说人基本上就是清华塑造了。”
       在采访中,刘涛雄多次把学校称作“院子”,院子里成长,院子里工作,院子里过着平静却又不平凡的生活。对于一个从17岁开始就没离开过这里的人,清华园这一方土地,已经是自己的家。
       庭院中的风吹雨打、春花秋水,已然成为自己一生的风景。
       而今,院子里生根落地,一切看在眼底,也握在手中。
       一日清华人,一世清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