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级毕业二十周年大会 

之 

个人奋斗(郝琳)


       建筑系建03班郝琳的职务有长长的一串:香港中文大学兼任教授、INTEGER绿色智能设计事务所执行董事、Ovalpartnership 国际都市与建筑事务所董事合伙人、乡村营建社创始人、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杂志副主编。但是,用郝琳自己的话总结又特别的简单:“我干的就是添砖加瓦的事”。

       下面内容是根据他的发言整理而成。


       大家好!我是郝琳。

       25年前九月,我准时报到,住到了清华的宿舍里。那个晚上我根本没有睡觉,完全不是因为我跟五位陌生的男同学共处一室,而是因为那天清华建筑系的楼道里一直在放一首歌——恋曲1990,整整放了一个晚上。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清华建筑系太有个性了!大家看一看那一片没有穿紫T恤的,都是清华建筑系的。

       今天的题目是个人奋斗,其实我觉得不是,尤其是我们建筑系,特别明显地在为祖国做添砖加瓦的工作。响应习主席号召,不建奇奇怪怪的建筑,注重保护老房子。实际上,在过去20多年中,我们一直跟母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关联。

       和张瑾不同,她没有办法在这儿做化学实验给大家看,但是我可以给大家看一看我们的建筑作品。


作品1:竹以为续


       我希望自己每一个项目都跟清华大学产生关联,这个项目是在世博的生态城,整体规划是咱们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跟李道增教授做的。实际上,我们就是在这个规划里面添砖加瓦,完完全全用竹子做了一栋房子。你看,这个房子的所有结构都是用竹子材料做的,当你进到这个房子里,也能够闻到非常清新的味道。 


作品2:公益社区中心


       在过去20多年间,我们也一直做了一些慈善性的工作。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马上就下到汶川,跟当地农民一起建了一个房子。

       这个房子既不是住宅,也不是学校,而是一个社区中心。这里是大家的家,大家下了课,放了工,可以到这个房子来一起坐一坐。同时,这个房子也是完全是用竹子建起来的,而且就是当地的乡镇企业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我们乡镇企业也能做世界上最大跨度的竹子的建筑!这个社区开幕那天,全体村民都在山上看,我觉得他们当时是非常地高兴!

       现在这个房子使用的效果非常好,基本成了灾区人民的一个家,大人们每天在这里休息、打麻将,孩子们在这里做功课、玩耍,他们还后续建了一些图书馆。

       我们希望建设更多这样的乡村社区中心,在雅安、在安吉……,能够为村民,特别是一些灾区的村民,建更多的家。


作品3:成都老房保护

       最近我们刚刚在成都完成一个非常大的项目,成都有很多老房子,这个项目就是把这些老房子穿针引线地保护起来。经过了漫长的七年,在庞大的成都市中心,我们完成了这样一个尊重中国文化的项目,作为建筑师是非常骄傲的。同时,这个项目又是跟咱们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古建保护和修缮这部分工作也是由清华大学来领导完成的。

       让完全处于倒闭状态的老房子,经过修缮修复,闪亮登场;让乡村普通人在我们建设的社区中微笑生活,这对于我们建筑师来说是最幸福的事情。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工作是非常脚踏实地一种对城市和人民添砖加瓦的工作。我们不是个人奋斗,纯粹是让大家一起奋斗,是我们一起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共创、共生、共享、共汇、共融、共进。

       我相信中国未来20年是可持续发展的20年,衷心地希望大家在一起能够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谢谢大家!